921 大地震,又称集集大地震,当地时间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时发生于南投县集集镇,震源深度约 8.0 千米,矩震级 7.6-7.7 级。 这次地震造成 2415 人死亡,29 人失踪,11305 人受伤,51711 间房屋全倒,53768间房屋半倒。

之后,台湾在车笼埔断进行了打钻研究(即 TCDP:Taiwan Chelungpu fault Drilling Project)。 台湾著名的女性地震学家 马国凤 等利用该钻井中的井中检波器发现了车笼埔断层附近的膨胀源事件,为人类首次提供了天然水力压裂的地震学观测证据。 该研究已经于 2012 年在 Science 上发表:

Isotropic Events Observed with a Borehole Array in the Chelungpu Fault Zone, Taiwan, Kuo-Fong Ma et al. Science 337 , 459 (2012); DOI: 10.1126/science.1222119

本文将介绍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我的质疑。

数据来源

TCDP 的钻井深度为 2 km,在 1111m 穿透断层(文献4)。这个位置在集集地震的的同震形变超过 10m(文献5)。 在地震后,剪切应力为 0(文献6、7、 8)。 TCDP 安装了 7 个三分量的 4.5Hz 检波器,深度从 950 到 1300 米。间隔 50 到 60 米。 因为和震源接近、噪音低,观测到的最小震级是 -1.5。 pic

前人研究

众所周知,剪切错动是地震导致岩石破裂的主要方式。 然而,高的水压也可能导致 cavity 的打开和岩石的破裂,但是对此一直都没有直接的观测证据。 以下情形中已经发现了同性源事件:火山、地热系统、人为情形(文献2)。 这些事件可能成簇的分布在一个几百米的管状区域,并且在低应力区域可能更加常见(文献3)。 因为大量的地震事件将导致应力下降和构造断层的破裂,所以这些地震事件将帮助人类理解液体在低应力环境下的作用。

如何发现的 I 类事件?

笔者人工方式检查六个月的连续数据,对事件进行分组。 检波器是竖直分布的。如果一个地震事件的波形显示出地震波是往下传播的,则认为震源是人类活动,首先排除。 有可识别的 P 波和 S 波的事件就考虑进一步分析。 本文研究者只关注 P 波和 S 波的到时差在 2s 内的事件,这样就排出了远震事件。 在做这些工作时,笔者发现了只有可识别的 P 波而没有可识别的 S 波的事件,本文称为 I 类(意指 ISO)事件。

如何确定是 I 类事件?

在经历了人工挑选六个月的数据的工作后,本文研发了基于 sta/lta 的到时半自动拾取程序来识别地震。 本文对一个地震在 7 个 BHS 上的地震波形计算了它们的互相关系数和 P 震相的延迟时间以确保地震事件的一致性和地震波是向上传播的。 这之后人工识别 S 波,只挑选出 S 波和 P 波的到时悬殊在 2s 内的事件和观察不到 S 波的事件。 和纯手工的对比,半自动的准确率为 90% 左右。

12 个月的数据,有 13232 个地震信号,这其中包括地方震和远震的事件。 S 波和 P 波的到时悬殊在 2s 内的事件有 2780 个。这其中有 88 个 I 类事件的互相关大于 0.6。 其中,30 个有明显的初动(distinct first motions)。 另外,笔者用理论地震图对比发现 ISO 可以解释观测波形,而 CLVD 解释得不那么好。 因为我们的观测中,S 波很弱,所以只可能是 ISO 事件(本研究 10 Hz)。叠加波形后也看不到 S 波。 具体证据如下:

证据一

图中最下方的波形为 30 个清晰事件在 BSH4 台的三个分量的叠加信号。 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直达 P 波、PFM 波 (fault zone mul-tiples) 和 PS 转换波和面波反射震相。 pic

证据二

图 A 是实际记录和 ISO 理论图的对比。图 C 也是。可以看到 ISO 的理论图可以较好地拟合 pic

证据三

CLVD 的理论图去拟合观测,拟合的效果不好。 pic

COMMENT

文章作者反演震源机制的数据来源是单井数据,所以对解的约束并不好。 而且作者犯了一个很基本的概念错误,就是在同一个方位的台站没有明显的 S 波并不能排除 DC 源的可能性。 下图就显示了 DC 在节面上是存在 P 波初动很强而 S 波很弱的可能性的。 pic